他出生成长在一个典型的餐饮家庭——父亲是名满三秦大地的老一辈饮食文化工作者,弟兄三个都和餐饮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哥哥在西安饭庄干了大半辈子,嫂嫂与侄女都供职于西安南二环大香港鲍翅楼酒店,爱人在德发长饺子馆拌了大半辈子饺子馅儿,弟弟在西安桃李烹饪学院担任副院长。他本人自1978年进入市饮食公司后,至今已经把一曲“锅碗瓢盆交响曲”心无旁骛地“演奏”了38年。 他就是在行业内被大伙儿雅称为“二虹”的国家高级烹调技师、中国烹饪大师师永虹,素有西安餐饮业“活字典”之称、德高望重的耄耋长者师德文先生的次子。为人幽默低调,敦厚淳朴且不善言谈。凡此种种的印象,和这位身体结实、中等个头、有着一双笑眯眯眼睛的三秦厨界精英一道,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一个秋雨初停的午后,一同走进笔者。
耳濡目染奋从厨 1961年2月,和善慈祥的师德文先生家里,又一个男娃来到了这个世界,他就是师永虹。还在小永虹上学期间,贫寒的家境让家里的三个男孩子不约而同地过早成熟起来。在刻苦勤奋学习的同时,几个娃娃都几乎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做饭,当然这种饭食不能与他们日后的高超烹调技艺及心智之作相提并论。1978年就读于西安市第二十五中学并即将毕业的师永虹,在父亲邀请翟耀民大师主理的一场朋友的婚宴上,无意间听到翟大师对人半开玩笑的说,谁也不要看不起咱们厨师,看不起咱们这些做饭的。为啥?就是连续三年天气大旱,也保证饿不到一个炊事员!看着一大堆杂乱无章的食材,不大一会儿功夫在大师手中像变魔术一样,就把它们“变”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,师永虹进一步坚定了日后从厨、为大家奉献美食的信念。
|